1.護理線路
半徑不宜超過30m,複廊式與單廊式比較,前者可縮短建築長度,加大建築深度,有利於結構抗震和采暖,節約用地,又利於護士監護,缺點是建築麵積增多,中部房間缺少自然通風和采光,必須使用人工照明和空調.
2.護理走廊
吊頂不宜低於2.3m,太低會給人造成壓抑感,不宜用紙麵石膏板全封,因吊頂上有消防、強弱電、暖通、供氧、物流、智能化等管道通過,以方便日後的維修.走廊地麵材料使用彈性地材為好,噪音低、舒適度強,能給患者提供一個安全、衛生、易清潔的醫療環境,護士站台要考慮殘疾人,低位櫃台應是無障礙設計,以體現人性化服務.
3.電梯
如果電梯數量不足,在探視、就餐送飯時間段將十分擁擠,應在設計時按床位來合理設置電梯數量,從而解決醫院建築高層化所帶來的垂直動線不足的問題.
4.護理走廊
建議為"一"字形,便於空氣流通,也便於護士監控,不要設計成曲線形,如需要美觀的造型,可在外立麵進行弧型、S型設計等.
5.高層建築
如果醫院是新建,床位在800床~1200床,標準層如果為一個護理單元,樓層最少是20層以上.考慮日後要減輕運營成本,將一層分為兩個護理單元較為合理,這樣也可以降低建築成本.
6.停車泊位
特別是老醫院擴建宜建地下車庫,或用升降車位解決停車難問題,也可用戰時地下室作為車位.
7.標識係統
住院樓一層大廳須有該樓每層的標識,所標識的位置應一目了然.
8.住院樓大廳
除有出入院辦理、藥房等,還可以設置銀行ATM機、超市、谘詢區、休閑區等.
9.中心供氧設置
最好配上壓縮空氣,壓縮空氣安裝在ICU、NICU、手術室,可取消壓縮機的使用,為醫院降低運營成本.供氧管材最好用銅管,因為不鏽鋼管用久後容易出現氣孔,氧氣的滲漏點很難找到,主要原因是不鏽鋼的純度不夠.
10.燈光設置
護理走廊不宜全部用格柵燈,可以靈活設置,病房內除光源滿足設計照度外,可在護理供氧帶上每床設投射式燈具,不影響其他患者的休息.小兒科插座要有保護麵罩,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11.色彩運用
對於護理走廊及病房裝修,婦產科可用粉紅色,小兒科牆麵可用卡通動漫畫,以此減輕兒童的恐懼感,其他病房牆壁可用淺米黃色,給患者心理上減少壓抑情緒,體現出家的溫馨感(包括床、壁櫥).病房的進門以及衛生間應裝免碰撞鋼門.
12.病房內衛生間
宜分別設置蹲式與坐式便器,防止交叉感染,婦產科衛生間宜設置衝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