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衛生院是縣或鄉設立的一種衛生行政兼醫療預防工作的綜合性機構,其任務是負責所在地區內醫療衛生工作,組織領導群眾衛生運動,培訓衛生技術人員。並對基層衛生醫療機構進行業務指導和會診工作,是農村三級醫療網點的重要環節,擔負著醫療防疫,保健的重要任務,是直接解決農村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一關。
由於鄉鎮衛生院是服務與醫療工作結合的,與綜合醫院相比中心衛生院的醫療水平有限,主要提供基本醫療,同時肩負其特有的職能,包括鄉村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計劃免疫、傳染病防治、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項目。由此可知,衛生院不僅服務於病患也要服務於健康人群,關注“疾病治療”同時也要關注“預防保健”,相對於現代醫療建築“以病人為中心”的治療性定位,衛生院更傾向於“以人為中心”,故衛生院不能直接套用城市綜合醫院的建設標準,也不宜簡單套用發達國家技術先進的中小型醫院,而要結合自身特點進行設計。
一、總平麵組合的形式
在建築平麵組合上,衛生院的組合布置形式有多種,庭院式布置容易形成集中的綠化景觀等優點;條狀多翼式可以形成較多的盡端空間,容易實現功能分區,避免流線交叉,方便設置多個獨立出入口。
二、注重功能布局,合理設置垂直交通
衛生院功能包括公共衛生服務區、醫療區、行政區和輔助用房4 大部分,其中醫療區又分為門診、醫技、住院、手術4大塊。衛生院的功能布局設計可以遵循“先分區、後分塊 ”,易於形成分區合理、便於管理、潔汙路線清楚、布局緊湊的平麵。
1.衛生院的公共衛生服務區與行政區是健康人群使用,我們采用合並設區,首層作為公共衛生科,上麵做為行政辦公室。公共衛生區與醫療區適當隔離開並設置獨立出入口。
2.後勤輔助用房:鄉鎮衛生院的後勤保障用房是衛生院正常運營的基礎,在設計中應與門診、住院等業務用房總體規劃布置統一,配套建設。後勤保障用房主要包括:食堂、鍋爐用房、洗衣、配電、汙物處理等。
3.醫療區的布置:醫療區的四大塊是緊密聯係的。急診與門診需分開獨立出入口,但與醫技樓應緊密聯係。診樓采用單內廊式平麵布局,布局緊湊,平麵利用率高,走道所占麵積相對於較小。衛生院平麵采用3大功能區圍繞醫療電梯和主樓梯布局。
醫療區各平麵功能布置構成及要求:門診、急診業務用房是鄉鎮衛生院的主要功能用房,它承擔著門診、急診、夜診、轉診等工作。門診通常可分為:公共用房、各科診室、治療用房等。門診的公共用房包括:門廳、掛號、收費、藥房、候診、問訊等,是聯係防保、醫療業務等用房是人流、物流集散的主要功能空間。
各科診室是各種病人就診的房間,是門診部分最重要的功能用房,針對不同患者,設置為:內科、外科、中醫科、兒科、婦產科、口腔科、皮膚科、急診室等。
醫技用房:鄉鎮衛生院的輔助醫療部分,即醫技用房要包括:檢驗、放射、功能檢查和消毒供應等。
檢驗用房的主要作用是為門診病人和住院治療病人所進行的各項檢查服務,另外還需承擔預防保健、健康體檢等方麵的任務, 所以它的位置應兼顧防保、門診、住院的使用。
放射用房包括X線機、CT機等。功能檢查用房一般包括:心電、基礎代謝、B超等。
鄉鎮衛生院的消毒供應室,主要分有三種消毒方式,一是使用高壓消毒鍋,利用電或煤氣爐加熱進行消毒;二是設置消毒間,購置幾台高壓蒸汽消毒鍋對各類器皿進行消毒;三是針對一些規模較大的衛生院所設置的消毒供應中心,可以為整個衛生院的器械和輔料進行消毒。
住院部:鄉鎮衛生院主要服務於本村鎮居民,規模大小決定當地人口的需求。住院用房是由病房、醫護辦公、一些輔助用房,例如值班室、藥品存放、以及交通空間部分等。
鄉鎮衛生院雖然位置偏遠、規模小,但其設計最終會直接關係到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以設計具有品質和內涵的建築方案提高鄉村醫療環境,是建築師在縮小城鄉醫療差距應承擔的社會責任。